為保障雙方的權益,請詳細閱讀下列注意事項:

約定事項:

  1.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說明,簽訂訂購週刊契約於收受商品或接受服務起七日內,以退回商品或書面通知方式解除契約,無須負擔任何費用或對價,唯非遞延性商品除外。
  2. 於收執商品時,若發現不符合訂購之商品或服務,請於訂購日起7日內與經    銷商承辦人員(或企業社)聯繫、寄回商品或以書面方式辦理退貨。若未於    上述時間內通知,則視為貴訂戶(消費者)接受全部商品或服務。
  3. 逾七日後仍欲退訂出版之刊物時,酌收訂購總金額之20 % 作為經銷單位行    政手續費及需支付已寄送週刊之各期費用及相關贈品等費用。
  4. 經銷商(或企業社)不接受旗下經手/承辦人員之口頭或其他繕寫或加註塗改之承諾;任何有關商品或產品之承諾,均應由經銷商承辦人員(或企業社)書面同意並用印後為憑。
  5. 裝訂週刊,均以累計4個月內之期數裝訂成一本,每一本裝訂工本費用新台幣250元整,敬請整理後聯繫經銷商承辦人員收取或寄回發行總公司代收服務   (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4段135號6樓)
  6. 為確保貴訂戶權益,若未收到當期刊物之時,請儘速通知經銷商承辦人員(或企業社)補寄,如未通知者,則視為正常收件;本期刊為貴訂戶主動瞭解後所訂購之。
  7. 貴訂戶(消費者)於訂購完成7-10日後,可至學生週刊訂單查詢系統(http://moc.studentweekly.com.tw)了解訂購單內容相關資訊,確保權益。

以上若有資料不符或疑問,請務必來電客服專線0800-313-919,0800-001-993

免責聲明:

  1. 購買遞延性商品(即後續收到郵局或配送物流所寄發之商品)與實體商品是完全不同的情形;現場消費購買實體商品或取得贈品是不適用7日鑑賞期的,除產品本身之瑕疵外,若為貴訂戶(消費者)之個人行為所造成的損害,實體商品或贈品經貴訂戶(消費者)親自檢查並交付後,經銷商承辦人員 (或企業社)即概不負責,貨物售出,概不退換。
  2. 貴訂戶(消費者)於訂購遞延性商品後,於收執商品時若發現不符合訂購之商品或服務,請於訂購日起7日內與經銷商承辦人員 (或企業社)聯繫、寄回商品或以書面方式辦理退貨。若未於上述時間內通知經銷商承辦人員(或企業社),則視為貴訂戶(消費者)接受全部商品或服務。
  3. 貴訂戶(消費者)於簽訂本契約時,與他公司(第三方公司)簽訂辦理之分期付款契約,係經由貴訂戶(消費者)本人同意後,交由與本公司之經銷單位合作銀行或資融/租賃公司所提供的無擔保分期付款,均經過貴訂戶(消費者)本人同意或照會後方才辦理,絕無欺瞞或有偽造私文書之情事,本公司及經銷商均非坊間、網路誤傳為信用貸款或其他金融貸款詐騙等相關情事,貴訂戶(消費者)若與承辦此業務之銀行或資融/租賃公司所衍生的商業行為糾紛,亦與本公司無涉,特此聲明。
  4. 學生週刊客服同仁抑或經銷商所屬之從業人員,不會主動去電詢問貴訂戶(消費者)是否需要協助代為辦理減輕分期繳費相關事宜,若接到此類相關來電時請勿理會或來電週刊客服專線確認,以保障自身權益;若有疑慮請務必來電週刊客服專線洽詢(0800-313-919、0800-001-993)
  5. 簽訂訂購契約/收執遞延性商品逾7日後仍欲退訂出版之刊物時,貴訂戶(消費者)均應支付經銷商承辦企業社贈品(市價)之費用,及已寄送之週刊之各期費用,並酌收訂購總金額之20%作為經銷單位之行政手續費。

 溫馨提醒

 △請慎防網路詐騙,勿輕信不明管道的連結聯繫資訊
請勿輕信來路不明的社群平台或論壇,所發佈與本週刊在訂購及內容的相關資訊,騙取貴訂戶(消費者)們的信任,吸引加入Line或其他通訊軟體,為確保貴訂戶(消費者)們權益,請務必來電客服專線或週刊官方Line查證。
 
本人已詳閱及暸解上開約定事項及免責聲明等事項,並同意遵守。
 

個人資料蒐集處理利用告知聲明

學生週刊出版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本公司),依個人資料保護法(以下簡稱個資法)第八條規定,告知下列事項,請您詳閱。

  1. 蒐集個人資料之目的:本公司為執行客戶服務及服務推廣相關業務所需,蒐集您的個人資料。
  2. 蒐集個人資料之類別(本公司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清冊、訂購單):
  1.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、地區、對象與方式:
    • 本公司於蒐集目的之存續期間或因執行業務所需保存期間內,得於中華民國領域合理利用您的個人資料。
    • 本公司利用您的個人資料於蒐集目的宣告之各項業務執行,包括因業務執行所必須之各項聯繫與通知。
    • 本公司利用各項網路資源服務使用紀錄,進行總體流量、使用行為研究及加值應用,以提昇網站服務品質,不針對個別使用者分析。
  2. 個人資料之提供:
    • 您可自由選擇是否提供相關個人資料,惟若拒絕提供個人資料,本公司將無法提供相關服務。
    • 請依各項服務需求提供您本人正確、最新及完整的個人資料,若您的個人資料有任何異動,請主動向本公司申請更正。
    • 若您提供錯誤、過時、不完整或具誤導性的資料,而損及您的相關權益,本公司將不負相關賠償責任。
  3. 個人資料之保密:
  1. 當事人就個人資料得行使之權利:
    • 6.1您可依個資法第三條規定,就本公司保有您的個人資料行使以下權利:
      • 6.1.1請求查詢或閱覽。
      • 6.1.2請求製給複製本。
      • 6.1.3請求補充或更正。
      • 6.1.4請求停止蒐集、處理、利用或請求刪除,惟因本公司執行業務所必須者,本公司得不依請求為之。
    • 6.2若您欲執行上述權利,或有任何建議指教,請與本公司連繫。
電話:0800-313-919、0800-001-993,網路留言板:https://www.studentweekly.com.tw/contact.aspx。本公司個人資料保護申訴窗口為客服。
  1. 告知聲明之修訂:

 
本人已詳閱及暸解個人資料蒐集處理利用告知聲明等事項,並同意遵守。

我已閱讀,關閉視窗

選單 登入 購物車( 0 ) 聯絡我們

活動專區

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,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。──Barton

2020/7/21   人物分享室


【採訪撰文/學生週刊 圖片來源/Barton】
 
        提及當初是什麼契機讓Barton開始登山的,他說:「這個問題問一百個人,應該會有一百一十種不同的答案。」他表示小時候,父母親會帶領著全家人到郊外的山上踏青與露營,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他慢慢喜歡親近山、親近大自然。除了喜歡親近大自然,另一點讓他喜歡登山的原因是他喜歡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攀登。登山的項目有許多,若要從當中選擇一項他最喜歡的項目,他會選擇古道探勘。「透過古道上的種種遺跡,可以了解我們的土地上發生過什麼事件,不論是原住民的遷徙道路、漢人開墾路線、日據警備道路、駐在所、砲台遺跡、駁坎、伐木道路等等。」他表示透過這些遺跡可以親身感受到這些曾經真實上演的台灣歷史,進而了解台灣百年歷史政治及社會演變歷程,親自走一趟古道,體驗山林時空之旅,可以發現、追尋與探索台灣山林裡那些說不完的故事。
 
        有次他在尼泊爾聖母峰基地營(EBC)健行,回程的時候遇到一位大約60幾歲的外國女山友,跟她聊完後得知她每年的生日都會自己走EBC來當作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,如此已經持續好些年了,他聽到當下感到很震撼,他想著究竟要有多大的毅力與意志力,才能每年生日都到EBC健行,尤其那位女山友已經60多歲了,他不知道自己60多歲時能不能也像她一樣長途跋涉到EBC健行過生日。他想藉由這件事與大家分享,登山特別能磨練一個人的耐力與意志力。
 
        提及登山帶給他的最大改變,Barton說登山讓他學會了什麼是「放下」,他表示曾經好幾次到了山屋或是營地時,發現天候不佳,經考量後為了大家的安全,只能選擇撤退,下次重頭再來。他說:「放下撤退考驗的不只是個人勇氣,還有整個團隊的默契。」當我們問及沒登頂會不會很失落時,他說:「登山的意義不在於是否登頂,而是體驗當下的過程。」透過登山,他感受到人類與大自然的連結,也更加珍惜大自然所給予的一切。
 
        問起Barton對於登山的新計畫,有哪些地方是想要完成的目標,他說他想用迪卡儂的裝備去完成台灣百岳或是世界七頂峰之一。最後Barton要給想登山或是剛開始登山的朋友一些經驗建議:
 
  可以從以下這個方向著手:安全、路線、裝備、觀念、體能,
  • 安全:為行程計畫並且做好準備,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。
  • 路線:挑選適合自己或是團隊的路線,從初階慢慢到中階,再升級到高階,切勿越級打怪。
  • 裝備:「沒有最好的裝備,只有最適合的裝備」,收在背包中的都和你的生命安全息息相關。
  • 觀念:無痕山林(Leave No Trace)及急救觀念。
  • 體能:從訓練肌耐力及心肺開始著手,裝備只是輔助,體能才是決定關鍵。
 
在文章的最後,Barton化用了約翰‧謬爾的話來形容登山的自己,也送給所有喜愛登山的朋友:「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,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遠。」
 *約翰‧謬爾原話:不是我走向山去攀登它,啊,是它走進我心中,啟蒙了我。
 
※本文照片已獲 Barton 本人授權予學生週刊使用,未經同意請勿盜用。
※本刊圖文為學生週刊版權所有,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。
 

回上一頁

F
A
C
E
B
O
O
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