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保障雙方的權益,請詳細閱讀下列注意事項:

約定事項:

  1.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說明,簽訂訂購週刊契約於收受商品或接受服務起七日內,以退回商品或書面通知方式解除契約,無須負擔任何費用或對價,唯非遞延性商品除外。
  2. 於收執商品時,若發現不符合訂購之商品或服務,請於訂購日起7日內與經    銷商承辦人員(或企業社)聯繫、寄回商品或以書面方式辦理退貨。若未於    上述時間內通知,則視為貴訂戶(消費者)接受全部商品或服務。
  3. 逾七日後仍欲退訂出版之刊物時,酌收訂購總金額之20 % 作為經銷單位行    政手續費及需支付已寄送週刊之各期費用及相關贈品等費用。
  4. 經銷商(或企業社)不接受旗下經手/承辦人員之口頭或其他繕寫或加註塗改之承諾;任何有關商品或產品之承諾,均應由經銷商承辦人員(或企業社)書面同意並用印後為憑。
  5. 裝訂週刊,均以累計4個月內之期數裝訂成一本,每一本裝訂工本費用新台幣250元整,敬請整理後聯繫經銷商承辦人員收取或寄回發行總公司代收服務   (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4段135號6樓)
  6. 為確保貴訂戶權益,若未收到當期刊物之時,請儘速通知經銷商承辦人員(或企業社)補寄,如未通知者,則視為正常收件;本期刊為貴訂戶主動瞭解後所訂購之。
  7. 貴訂戶(消費者)於訂購完成7-10日後,可至學生週刊訂單查詢系統(http://moc.studentweekly.com.tw)了解訂購單內容相關資訊,確保權益。

以上若有資料不符或疑問,請務必來電客服專線0800-313-919,0800-001-993

免責聲明:

  1. 購買遞延性商品(即後續收到郵局或配送物流所寄發之商品)與實體商品是完全不同的情形;現場消費購買實體商品或取得贈品是不適用7日鑑賞期的,除產品本身之瑕疵外,若為貴訂戶(消費者)之個人行為所造成的損害,實體商品或贈品經貴訂戶(消費者)親自檢查並交付後,經銷商承辦人員 (或企業社)即概不負責,貨物售出,概不退換。
  2. 貴訂戶(消費者)於訂購遞延性商品後,於收執商品時若發現不符合訂購之商品或服務,請於訂購日起7日內與經銷商承辦人員 (或企業社)聯繫、寄回商品或以書面方式辦理退貨。若未於上述時間內通知經銷商承辦人員(或企業社),則視為貴訂戶(消費者)接受全部商品或服務。
  3. 貴訂戶(消費者)於簽訂本契約時,與他公司(第三方公司)簽訂辦理之分期付款契約,係經由貴訂戶(消費者)本人同意後,交由與本公司之經銷單位合作銀行或資融/租賃公司所提供的無擔保分期付款,均經過貴訂戶(消費者)本人同意或照會後方才辦理,絕無欺瞞或有偽造私文書之情事,本公司及經銷商均非坊間、網路誤傳為信用貸款或其他金融貸款詐騙等相關情事,貴訂戶(消費者)若與承辦此業務之銀行或資融/租賃公司所衍生的商業行為糾紛,亦與本公司無涉,特此聲明。
  4. 學生週刊客服同仁抑或經銷商所屬之從業人員,不會主動去電詢問貴訂戶(消費者)是否需要協助代為辦理減輕分期繳費相關事宜,若接到此類相關來電時請勿理會或來電週刊客服專線確認,以保障自身權益;若有疑慮請務必來電週刊客服專線洽詢(0800-313-919、0800-001-993)
  5. 簽訂訂購契約/收執遞延性商品逾7日後仍欲退訂出版之刊物時,貴訂戶(消費者)均應支付經銷商承辦企業社贈品(市價)之費用,及已寄送之週刊之各期費用,並酌收訂購總金額之20%作為經銷單位之行政手續費。

 溫馨提醒

 △請慎防網路詐騙,勿輕信不明管道的連結聯繫資訊
請勿輕信來路不明的社群平台或論壇,所發佈與本週刊在訂購及內容的相關資訊,騙取貴訂戶(消費者)們的信任,吸引加入Line或其他通訊軟體,為確保貴訂戶(消費者)們權益,請務必來電客服專線或週刊官方Line查證。
 
本人已詳閱及暸解上開約定事項及免責聲明等事項,並同意遵守。
 

個人資料蒐集處理利用告知聲明

學生週刊出版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本公司),依個人資料保護法(以下簡稱個資法)第八條規定,告知下列事項,請您詳閱。

  1. 蒐集個人資料之目的:本公司為執行客戶服務及服務推廣相關業務所需,蒐集您的個人資料。
  2. 蒐集個人資料之類別(本公司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清冊、訂購單):
  1. 個人資料利用之期間、地區、對象與方式:
    • 本公司於蒐集目的之存續期間或因執行業務所需保存期間內,得於中華民國領域合理利用您的個人資料。
    • 本公司利用您的個人資料於蒐集目的宣告之各項業務執行,包括因業務執行所必須之各項聯繫與通知。
    • 本公司利用各項網路資源服務使用紀錄,進行總體流量、使用行為研究及加值應用,以提昇網站服務品質,不針對個別使用者分析。
  2. 個人資料之提供:
    • 您可自由選擇是否提供相關個人資料,惟若拒絕提供個人資料,本公司將無法提供相關服務。
    • 請依各項服務需求提供您本人正確、最新及完整的個人資料,若您的個人資料有任何異動,請主動向本公司申請更正。
    • 若您提供錯誤、過時、不完整或具誤導性的資料,而損及您的相關權益,本公司將不負相關賠償責任。
  3. 個人資料之保密:
  1. 當事人就個人資料得行使之權利:
    • 6.1您可依個資法第三條規定,就本公司保有您的個人資料行使以下權利:
      • 6.1.1請求查詢或閱覽。
      • 6.1.2請求製給複製本。
      • 6.1.3請求補充或更正。
      • 6.1.4請求停止蒐集、處理、利用或請求刪除,惟因本公司執行業務所必須者,本公司得不依請求為之。
    • 6.2若您欲執行上述權利,或有任何建議指教,請與本公司連繫。
電話:0800-313-919、0800-001-993,網路留言板:https://www.studentweekly.com.tw/contact.aspx。本公司個人資料保護申訴窗口為客服。
  1. 告知聲明之修訂:

 
本人已詳閱及暸解個人資料蒐集處理利用告知聲明等事項,並同意遵守。

我已閱讀,關閉視窗

選單 登入 購物車( 0 ) 聯絡我們

活動專區

世大運5金選手──追風少女楊合貞的金牌故事

2018/8/9   人物分享室

【採訪撰文/學生週刊 圖片來源/楊合貞】
 
  你還記得2017年臺北市主辦「世界大學運動會」時,整個臺灣沸騰起來的感覺嗎?世大運是近年來在臺灣舉辦的最大型的國際體育賽事,乘著主辦國的氣勢,每日不斷傳來臺灣選手們的優秀表現,當時可是讓全臺灣人民都沸騰起來了呢!其中滑輪溜冰項目更是屢屢傳出捷報,最終為臺灣留下了10金、11銀、2銅的榮耀,讓全臺灣人民驚豔。「滑輪溜冰」原本是臺灣民眾不太熟悉的運動項目,自從2017年夏天臺北世大運開幕之後,在臺灣才逐漸受到矚目。其中有位獨拿五面金牌的選手──楊合貞,更是讓人印象深刻。
 
竭盡心力,讓一路上的堅持有所價值
  說起接觸滑輪溜冰的契機,楊合貞表示,起因居然是小時候家中訂報紙送的直排輪。而這份訂報送的贈品,讓楊合貞開啟了她的追風人生。那時,楊合貞和姊姊兩人輪流穿著直排輪,越玩越覺得有趣,而當時就讀的大灣國小正好在募集直排輪校隊隊員,就順勢加入校隊訓練。腳上的直排輪鞋換了無數雙,踩著、溜著,就一路追風到了現在。
  在臺灣,若是小孩想成為運動員,大多數父母總會抱持反對的意見,但楊合貞的父母非常支持她。楊合貞說:「我算是比較幸運的例子,因為不管我的成績好壞、家裡的經濟負擔有多大,爸媽都支持我走在追夢的路上,當我最堅強的後盾。」但即使得到父母的支持,一路走來楊合貞還是免不了遭受旁人許多的質疑與反對,這股反對聲浪的來源也包括楊合貞的外婆。而外婆反對的原因則是因為,滑輪溜冰這項運動在訓練或比賽時,都可能會讓女孩身上留下許多傷疤。面對外婆的反對,楊合貞表示:「我沒辦法去改變別人的想法,但我能改變是自己的心態,竭盡全力把一切做到最好,才能證明自己的選擇無誤,堅持才有所價值。」
    楊合貞不輕言放棄,繼續練習滑輪溜冰,漸漸累積許多競賽經驗並獲得好成績,也慢慢打動外婆,讓外婆改變了原先堅決反對的態度。楊合貞說:「看到外婆從反對到支持的改變就是我很大的動力,也讓我更想要努力去獲得好成績,成為令父母驕傲的孩子。」。
 
成為享受過程的高手,而非結果的奴隸
  運動員除了努力練習增進技巧之外,擁有堅強的心理素質也是必備的,但總會有遇到難關的時刻,楊合貞又是如何突破難關往前進呢?「我喜歡看心理勵志的書籍,看到能激勵自我的名言佳句就會記錄在筆記本裡,每當遇到低潮時就翻一翻筆記本來勉勵自己。」楊合貞舉例,前幾年比賽總是無法獲得預期的成果,在書上看到「我要成為享受過程的高手,而非結果的奴隸。」這句話,頓時豁然開朗,她決定讓自己先休息一下,沉澱心靈之後再回來比賽,不僅重新找回了運動帶給自己的快樂,也重拾了熱情和初衷。暫時的沉潛與喘息並非停滯不前,反而能為自己蓄滿往前衝刺的能量。
  近幾年因為運動員們用力揮灑汗水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,讓許多學童知道運動員的努力和辛苦,也讓許多孩子有了「成為運動員」的夢想。楊合貞深知運動員生涯的酸甜苦辣,她鼓勵有「選手夢」的學童們:「成為一位頂尖運動員要有清楚的思維邏輯,才能在場上即刻判斷對自己有利的戰術;而場下的訓練也絕對不能馬虎,要充滿熱忱的迎接所有挑戰。」
 
認真的態度才是決勝負的關鍵
    除了持續在滑輪溜冰上努力奮鬥之外,就讀台南大學的楊合貞對於課業也絲毫沒有鬆懈,學業成績相當優異,她是如何兼顧課業和運動的呢?楊合貞表示,每個人所擁有的時間是公平的,凡事都有輕重緩急。因為兼顧學生與運動員的雙重身分,現階段勢必得犧牲享樂的時間,除了練習時間之外,更要利用空閒時間做好學生本分。楊合貞說:「對我而言,自律建立在自尊上,我認真上課、專心練習,堅持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,雖然這段過程辛苦且充滿壓力,但在事後享受甜美成果時,總會覺得先前的犧牲是值得的。」
  目前在運動專業與課業上都擁有不錯成績的楊合貞,對於未來的人生規劃也有自己的一套看法。對於運動員的職涯,楊合貞表示,滑輪溜冰的選手生涯是很短暫的,等到自己從第一線崗位退下後,想要往「專業教練」或「體育教育」等方面發展,希望藉此繼續將比賽經驗與滑輪溜冰領域知識傳承下去。臺灣滑輪溜冰選手的國際表現都是十分亮眼的,楊合貞也充滿自信,相信豐富的選手經驗對有志於這項運動的後輩們一定會有所幫助。
  看似風光的運動員背後,是無數汗水和淚水的堆疊成果,雖然在訓練過程中勢必要付出許多、犧牲許多,但只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不會白費一路以來的努力。「或許人人都有才能,但認真的態度才是決勝負的關鍵。」楊合貞希望所有懷抱運動夢的孩子,認真過生活,並且堅持到底,如此定能美夢成真。
 
 
 
楊合貞
  臺灣滑輪溜冰國手,於2017年臺北世大運中勇奪滑輪溜冰項目五面金牌。深信有認真的態度才能有成功人生,目前仍享受追風的感覺,並持續在滑輪溜冰賽場中努力揮灑汗水。
 
楊合貞FB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%E6%A5%8A%E5%90%88%E8%B2%9E-Ho-Chen-Yang-127698394603233/?ref=py_c
 
※本文照片已獲楊合貞本人授權予學生週刊使用,未經同意請勿盜用。
※本刊圖文為學生週刊版權所有,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。

回上一頁

F
A
C
E
B
O
O
K